鲁网8月1日讯(记者泮晓阳)7月31日上午,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“‘十四五’发展看聊城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—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专场。记者在会上了解到,“十四五”期间,聊城市在运输保障领域取得了多方面进展。
聊城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科负责人孔凡龙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聊城市以试点引领为突破口,进一步优化货运结构,加快推进公铁联运发展;聚焦重点时段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,完善运力储备,确保“人享其行、货畅其流”;探索创新新能源货车在短途运输场景应用,推动运输结构“低碳化”转型。
一是多式联运从“试点探索”到“体系成型”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聊城市以“打通联运通道、建强枢纽平台、创新运营模式”为抓手,推动多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。2021年,临清青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入选省级多式联运“一单制”试点,获省级奖补300万元,探索“一次委托、一单到底”模式。2025年1月,鲁西国际陆港获批联合国“CNLCH”国际港口代码,成为国际港口,实现“本地报关、全球直达”,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。今年上半年,鲁西国际陆港海铁联运累计开行707列,同比增长4.1%;发送集装箱7.6万标箱,同比增长3.3%;公铁联运开行266列,同比增长33.7%;“一单制”业务覆盖393票,集装箱量同比增长30%,联运效率居鲁西北前列。
各区县同步发力,聊城市多式联运体系日益成型。东昌府区依托海昌铁路货场,打造“青岛港(601298)-聊城-邯郸”公铁转运枢纽,铁矿石“铁路+新能源短驳”模式成熟运行;冠县推进冠州国际陆港建设,试运行至日照港(600017)班列,形成“海陆联动、多向辐射”网络。下一步,聊城市将大力推进鲁西国际陆港保税仓储功能落地,深化与天津港(600717)、青岛港“港港联动”,力争“十四五”期间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%。
二是重点时段运输保障从“应急响应”到“机制化运行”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聊城市聚焦春运、“五一”“十一”长假和“三夏”等重点时段,建立交通运输、公安、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协同机制,统一调度、部门协同,确保“人享其行、货畅其流”。2025年春运,全市投放营运车辆近5000辆,国铁聊城段图定列车129对,加开临客35对,发送旅客超78万人次;全市志愿者积极开展“暖冬行动”,服务旅客10余万人次;执法部门加大对运输市场的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非法营运、哄抬票价等行为,保障旅客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。
今年“三夏”期间,聊城市开通农机运输“绿色通道”,缩短农机运输车辆通行时间;12个高速服务区均设置服务台,发放暖心礼包;12328热线24小时响应,先后办结农机手求助157件,为夏粮丰收提速。
三是新能源货车从“局部试点”到“系统提升”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聊城市探索创新新能源货车在短途运输场景应用,推动运输结构“低碳化”转型。通过政策激励、完善配套设施和落实老旧货车报废补贴推动新能源货车推广,逐步解决入保难、充电难和运营场景少等问题。冠县、阳谷县推进充电设施建设,冠县规划“5公里充电服务圈”;新能源货车在钢管运输、铁路货场和源头企业货物周转等短途运输中获认可;各保险机构联合发力,人保等积极参与承保,做到了能投保、易投保。截至今年6月,辖区内运营的新能源货车超1000辆,逐步实现大宗货物短途运输“绿色全覆盖”。聊城市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系统提升”的新跨越。
悦来网配资-悦来网配资官网-在线股票炒股配资-股票配资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